第62章 画邑之围,忠义之魂(1 / 1)

通鉴演义 中庆 624 字 3个月前

在战国末年,烽烟四起,诸侯争霸,齐国的天空被一层厚重的阴云笼罩。乐毅,这位智勇双全的燕国名将,率领着铁骑踏破了齐国的防线,势如破竹,直逼齐国腹地。然而,在这片即将沦陷的土地上,却有一段关于忠诚与气节的传奇,正悄然上演。

乐毅率军逼近画邑,这座古老而宁静的城池,在战火的威胁下显得格外脆弱。军中传言,画邑之中藏有一位名唤王蠋的贤士,其才德兼备,深受百姓爱戴。乐毅闻此,心生敬意,下令军中:“画邑三十里内,不得妄动,以免惊扰贤人。”

次日清晨,乐毅亲自挑选了一名使者,携带书信,轻骑前往画邑,欲请王蠋出山相助。使者来到王蠋的简陋草堂前,恭敬地呈上书信,说明来意。王蠋接过书信,缓缓展开,阅毕,淡然一笑,道:“请回禀乐将军,王蠋一介布衣,早已远离尘嚣,不问世事,恐难担此重任。”

使者闻言,面露难色,道:“将军有令,若先生不至,恐将不得已而攻之,画邑或将生灵涂炭。”

王蠋闻言,眼神坚定,道:“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嫁二夫。昔日我力谏齐王,奈何王上不纳,故退隐田园。今国破家亡,我虽有心无力,亦不愿屈节事敌。若以兵相逼,我宁死不屈!”

使者回报乐毅,乐毅虽感惋惜,却也无奈。燕军之中,有将领提议直接攻城,乐毅摇头制止,叹道:“王蠋乃齐国忠良,吾辈岂能以暴相逼?”

然而,军中激进之士并未放弃,他们私下放出风声:“三日之内,若王蠋不降,画邑必遭屠戮。”

消息传到王蠋耳中,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决绝。次日黄昏,王蠋来到村边的一棵老树下,解开衣襟,将颈项缓缓套入早已准备好的绳索之中。

四周村民闻讯赶来,哭声震天,却无人敢上前阻拦。王蠋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吾以清白之身,守忠贞之志,虽死无憾!”言罢,猛然一蹬地,身体悬空,颈骨断裂,血染青衫,壮烈殉国。

王蠋的死讯迅速传遍燕军,乐毅闻之,心中震撼不已。他深知,真正的征服不仅仅是占领城池,更是赢得民心。于是,乐毅下令全军休整,严禁侵扰百姓,同时四处搜寻齐国遗民中的贤能之士,加以礼遇,并减免赋税,废除暴政,恢复齐国往日的清明政治。

一时间,齐国百姓对乐毅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纷纷赞叹:“乐将军真乃仁德之君也!”

乐毅趁机兵分五路,继续推进。左军渡过胶东、东莱,势如破竹;前军沿泰山东进,直达海滨,琅邪之地尽归燕有;右军则沿河济而下,屯兵阿、鄄,与魏国军队遥相呼应;后军则北上北海,安抚千乘之地;中军则固守临淄,作为燕军之根本。

在乐毅的治理下,齐国各地逐渐恢复生机,百姓安居乐业,燕齐之间仿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景象。乐毅还在郊外祭祀齐桓公与管仲,表彰他们的功绩;同时,他特地在王蠋墓前立碑,以彰其忠烈,让后世铭记这位舍生取义的英雄。

六月之间,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几乎将整个齐国纳入燕国版图。消息传至各国,无不震惊。秦王、魏王、韩王闻讯,纷纷派遣使者前往燕国京师,欲与燕昭王共商天下大事。

四国之君于京师会盟,席上,乐毅作为燕国代表,慷慨陈词:“今齐国已衰,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吾等当借此良机,共谋天下太平,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