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乐毅征伐,齐王末路(1 / 1)

通鉴演义 中庆 624 字 4个月前

在公元前二八四年的苍茫大地上,岁月悠悠,历史的车轮悄然转动至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这一年,丁丑之年,燕国国都蓟城,燕王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誓要洗刷过往的屈辱,一雪前耻。他深知,单凭燕国之力难以撼动强大的齐国,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联盟悄然成形。

“乐毅将军,寡人将举国之力托付于你,望你能不负所望,率领联军,征伐齐国!”燕王的声音响彻大殿,掷地有声。

乐毅,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接过了沉甸甸的相国印,心中既有激动也有压力。他深知,此战不仅关乎燕国的未来,更是四国命运的转折点。

秦国尉斯离、魏国、韩国与赵国,四方势力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大计。在乐毅的统筹下,一支由四国精锐组成的联军蓄势待发,誓要踏平齐国,改写历史。

初夏的济水之畔,战云密布,两军对峙,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齐湣王亲自率军迎战,他自恃国力强盛,未曾将联军放在眼里。然而,乐毅深谙兵法,他利用联军人数众多、兵种齐全的优势,布下了天罗地网。

随着一声令下,战鼓雷动,双方兵马如潮水般涌向对方。齐军虽勇猛,但在联军精妙的战术面前,渐渐显得力不从心。济西之战,最终以齐军的大败告终,齐国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战后,乐毅并未急于进攻齐都临淄,而是采取了更为深远的战略。他召回秦、韩之师,分兵略取宋地,同时命赵军收复河间之地,自己则亲率燕军,长驱直入,直逼齐国腹地。

面对乐毅的深入敌后之策,大将剧辛心中忧虑。“乐将军,齐大而燕小,我们之所以能胜,全赖诸侯之助。如今应趁胜追击,攻取齐边城池以壮大自身,此乃长久之计。若一味深入,恐无利反害,结下深仇啊!”剧辛的言辞恳切,但乐毅却另有打算。

“剧将军所言有理,但齐王昏庸无道,百姓怨声载道。我军虽胜,但若此时急于攻城掠地,只会激起齐民反抗之心。反之,若我军深入腹地,让齐国内部自乱阵脚,则齐国可图也。”乐毅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深知,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城池的得失,而在于人心的向背。

正如乐毅所料,齐国在失去主力之后,果然陷入了大乱之中。齐湣王仓皇出逃,临淄城不日即被燕军攻破。乐毅率军入城,取走了齐国的宝物与祭器,满载而归。消息传回燕国,举国欢腾,燕王亲自前往济水犒赏三军,并封乐毅为昌国君,命其继续平定齐国未下之城。

而齐湣王则如同丧家之犬,四处逃窜。他先至卫国寻求庇护,但卫国君臣因他傲慢无礼而心生不满,最终将他驱逐出境。他又逃至邹、鲁两国,但同样因骄横跋扈而不得入内。最终,他只能逃往莒城,苟延残喘。

楚国见齐国势危,派遣大将淖齿率军救援。然而,淖齿心怀异志,他并不打算真心助齐,而是想趁机瓜分齐国领土。他入主齐国后,自封为相国,并开始着手对付齐湣王。

一日,淖齿将齐湣王召至面前,历数其罪状。“千乘、博昌之间,天降血雨,王可知之?赢、博之地,地裂泉涌,王又可知之?更有人当阙而哭,王可曾听闻?”每问一句,淖齿的语气便加重一分,直至最后,他怒不可遏地吼道:“天、地、人皆已告之,而王仍不知悔改,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言罢,剑影一闪,鼓声骤停,王命殒于历史尘埃之中,权力更迭,无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