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冠礼隆重的开始举行。
就在这时候,朱元璋接到了徐辉祖的奏报。
徐辉组汇报:诏狱里面无影门的人已经越狱,自己正准备率领兵马去诏狱平定叛乱。
朱元璋皱着皱眉,虽然是心里不太愉快,但是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朱元璋看来,徐辉祖手握着亲军都尉府一万六千多人围杀几个无影门的跳梁小丑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朱元璋悄悄的压下了徐辉祖的奏报,
并没有打断太子冠礼的安排。
甚至朱元璋都没有让手下的将领知道。
一切都是按照彩排的时候那样,一步步的向前推进。
在朱元璋看来,太子的冠礼是非常重要的。
太子的人生冠礼只有这一次机会,过期便不能补办。
坚决不能打断的,一旦冠礼打断,对太子来说就是终身遗憾,而且是不祥之兆。
太子朱标冠礼大典,一切按着流程顺利的举行。太子一身的锦衣华服,文武百官,跪倒朝拜。
向着太子行礼,太子雍容华贵,走进大殿。
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个人坐在上座,朱标向父母行礼。
朱元璋满意的点头,脸上都是笑意。
就在这时个时候。
有护卫进来禀报,徐辉祖的消息。
朱元璋打开了徐辉祖的奏报。
徐辉组急奏,前亲军都尉孔克仁已经叛变,并且擅自行动,带走了后卫所的五千六百人。
并且孔克仁直奔诏狱而去,和无影门的人勾结在了一起。
他们正在向太庙的方向赶去。
朱元璋登时变了脸个。
这一次朱元璋终于不淡定了,他了解孔克仁这个人。
孔克仁从小就是自己的玩伴发小,对自己的事情大多了解。
此时他带头发动了叛乱。
其中的危害简直不可想象。
尤其是他以前掌管着亲军都尉府。
自从当年拱卫司和仪鸾司两个部门合并成亲军都尉府,都是孔克仁整合的。
孔克仁自然成了亲军都尉。
在亲军都尉府里的人脉关系,大小将领几乎都是他提拔的。
这样的形势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可怕了。
徐辉祖的的汇报就印证了这一点。
后卫所的五千六百人不会吹灰之力便被孔克仁掌握到手。
这就说明孔克仁在都尉府的威信还在,影响力很大。
徐辉祖刚上任没几天,根本没办法与孔克仁相提并论,
现在的徐辉祖已经非常尴尬了。
但是朱元璋认为孔克仁虽然得到了无影门的助力,但是形势也不是说太坏。
徐辉祖还掌握着一万多人马,只要徐辉祖当机立断,迅速清除孔克仁在军中的亲信,迅速整合一下亲军,打败孔克仁还是有些可能的。
这关键是要看徐辉祖和常茂两个人会不会下狠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宁可枉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人。
徐辉祖在奏报中说:他已经命令城防营的蓝玉率领三千人去堵截孔克仁。
亲军里面有不少都是孔克仁的亲信,贸然的拉上战场,可能出现倒戈的可能性。
同时徐辉祖已经在亲军中清除孔克仁的亲信将领,然后整合完成后准备开赴战场,缴灭无影门的这些叛军。
朱元璋。暗中点点头。徐辉组的处置还算得当。
有了蓝玉在战场上抵挡一阵放心不少。
蓝玉有三千城防兵马对阵孔克仁的五千人。
虽然说胜算不大。
但是也能抵挡一阵的。
毕竟孔克仁虽然是亲军都尉,并没有上过战场。
打仗的本事也是一般。
朱元璋根据徐辉祖的汇报,认为局势尚可,还是有胜算的。
朱元璋看了看现场太子的冠礼,正在一切有序的举行。
已经接近尾声。
文武百官丝毫不知道,诏狱里面有人越狱,亲军都尉府也发生了剧变。
于是,朱元璋再次将这个消息压了下去。
朱元璋不想打断冠礼。
不能因为这一点消息便吓得惊慌失措,那也不是他朱元璋的风格。
毕竟他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当年陈友谅六十万万大军压境。
都没有压垮朱元璋。
反而是朱元璋反手打败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
坐稳了天下。
无影门的几个跳梁小丑对朱元璋来说都不是事。
毕竟这是应天府,还占着主场优势。
终于太子的冠礼。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朱家族的长辈族长。
将一个象征着成年的桂冠戴在了太子朱标的头上。
家族的族长高喊:“冠礼,礼成!”
文武百官顿时跪倒磕头,恭贺太子冠礼完成。
太子冠礼初步完成。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下面便是太子纳妃的大典。
在古代婚姻讲究的是三媒六证。
仪式更是繁琐无比。
皇家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