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佛子(17)(3 / 4)

份在意平等地发散在了每个孩子的身上,不论男女,由此一来,有了孩子的后宫嫔妃也过得不错,那些没有的,也在皇上还活着的时候,以一纸不必她们殉葬的圣旨平复了心神。

后宫无波折,前朝无动乱,这些孩子得到了最好的教育。

在挑选出继位者的时候,大昭皇帝为了避免将来其他孩子不服气,也明确地表明为何一定要选中太子,将所有人的优势和劣势都摆到明面上来,不挑最强的,只要最合适的。

那些孩子也自然没有不服的地方。

直到悟明二十六岁的时候,老皇帝宣布退位,成就太上皇。

且没过多久就搬进了国寺。

问他明明有更合适居住的地方,那些寝宫之地多的是宫女太监伺候他,怎么一定要来这。

老皇帝也只是说:“想在晚年真正舒坦一回。”

以往的压力太大了,尤其是当年他继位的时候,先帝给他留了一大堆烂摊子。

后面慢慢好了,妖怪对人类的危害也被道人和和尚挡在外头,再加上后头又出现一个悟明……

乃至一举将宁国夺下。

甚至还收编了几个小国作为从属。

国泰民安之时,将自己的孩子们也教育得很好,老皇帝这一辈子都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甚至还能在悟明外出讲经时,给自己穿上富家老爷的衣服,摇着扇子,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和路人赞叹着佛子不愧佛子之名。

偶尔还会问这年轻佛子,妖域是什么样子的,妖怪又有什么千奇百怪的能力,愣是把那些事实都当成奇闻异事来听。

时不时还会调侃一下佛子。

说凡尘民众已经自发为他立起了长生碑,祈求他长命百岁,平安顺遂什么的。

太上皇调侃他说:“本来应该是你这和尚为大昭子民祈求长命百岁,平安顺遂,如今他们却自发为你来做这事,算不算是倒反天罡?”

悟明还是愿意哄一哄这老家伙的,只说:“兴许是吧。”

太上皇就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他在寺庙里也不是回回都这么爽快的,比如天天吃素斋的时候……

就会忍不住开始怀疑人生,甚至询问悟明为什么能十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吃这些东西。

倒也不难吃,国寺国寺,担了个国字在前,总归是一个国家中最为顶尖的寺庙地方,也不至于让难吃到香客都不想来。

老皇帝只是单纯想吃点肉。

于是偷偷摸摸溜下山。

大内高手也寻思着他年纪大了,不要来回跑,他们把烧鸡烤肉啥的送上来也行。

被老皇帝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只说是要尊重佛子。

有大内高手好奇,不是应该尊重佛祖吗?

好脾气的老皇帝只回,“我可没见过佛祖显灵,我只见过佛子。”

在山下吃饱喝足回山,看悟明又在敲木鱼唱经,安然听了大半个时辰,而后便回到自己厢房睡觉去了。

之后再也没醒来。

国丧三年过后,悟明也三十岁了,这次故去的是住持。

悟明与他的感情谈不上特别亲密,更像是同为一门的同门修行者。

但就算是这样,住持在故去之前,依旧将他用了一生的法器传给了他。

又一佛教修行者圆寂,观星阁主自然也要来上一趟。

他看起来也很老了,毕竟当初悟明第一次进宫之时,这人就已经像现在的云玄一样,蓄上了胡子。

上了炷香吃了顿饭,观星阁主找到悟明,问了一个问题。

“自我未来死后,再到今后你也死后,这世上还会有妖怪出现吗?”

“没有,但也会有。”

观星阁主一下就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妖域的妖怪在悟明死去以后再也不会来到人间,但妖域的妖怪是妖,人心也是会生出妖怪的。

此行回去之后,观星阁主就有意收敛道家对外的名声。

反正他们道家传承没断过,名声不显也没关系,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道门乱世出山定平安。

不出山才是最好的,等同于国泰民安。

和尚这边似乎没有这份自知,空观大和尚继承了主持之位,至于方丈……

这个位置已经空了,有说是悟明继承了的,也有说是不好再设方丈的。

住持为管理者,方丈为精神领袖,至少目前而言,国寺找不出除悟明之外的第二个精神领袖了。

悟明又一次下了山。

目的还是讲经传法。

妖怪已经十几年没出现过了,悟明这一次讲经传法的时候,有江湖上的年轻小子,其腰间挂着一柄剑,穿着一身仙气飘飘的月白衣袍,于下方质问他说:“我从未见过妖怪,你所说的那些经言法论我也熟读,甚至还在幼年时被家人强行压着背诵,可我却从未见过这些经言法论有实际之用。”

“没用的东西学来干什么呢?”

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许多真正见过妖怪,甚至经历过妖怪磨难的人,就差指着他鼻子大骂了。

这算什么?

吃饱饭掀锅?填饱肚子撅灶台?

谁家小孩这么欠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