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学社在学校里受不受欢迎?”
“受欢迎,当然受欢迎,我们每年都有公开活动。”
“那学社里有几名教员?平常开飞机又是个什么章程?”
“社内的教员共有两位,平常第1次开飞机都是由教员亲自带着的,后面是由熟练的同学领着……”
简单了解了1下情况,左念微点了点头,然后开始询问日常的费用问题。
“飞行学社运行本身倒不花什么钱,大头还是飞机。”
“雏鹰教练机比较便宜,约是6千5百圆1架,要是更先进1些的飞羽教练机则要1万多,装好的话,约莫还要上浮1成半,不过之后每年的保养花钱要少1点,学生们自己就可以做许多事情,但1般也要几百圆1架……”
听着对方的详细介绍,左念微对于这方面的开销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扶持高校的飞行社是从1926年开始定下的政策,相比于社会上的飞行俱乐部,高校的学生质量上肯定是更好的,爱国情绪也更高,服从度也高,除了飞行技术差了些,其他没有缺点了。
学生们学习能力强,只要有所接触,几年时间下来,多少还是能有不少人拥有1定的技术的,如此也可以算是变相的扩充了空军的后备力量。
而且,军队之外的飞行技术也不是很重要,只要有1定的飞行经验,到了空军的训练基地就是1样的,空中特技与空军的需要并不是等比,有用,但显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这点技术与学生的种种优点相比,不值1提,民间俱乐部的门槛与建设难度也与学校飞行社完全不对等。
中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将8亿人拉到温饱线之上,甚至能做到每个月都有肉吃——在这个时代中,中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就不可能与美国人相比,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体验飞行俱乐部这种昂贵的东西。
而能够体验飞行俱乐部的人,其中能上战场的有几个?愿意上战场的有几个呢?
他们每年又要花掉多少钱?
性价比太低了。
从中枢的政策上也能看得出来,对于飞行俱乐部只是减税,而高校的飞行社是有拨款支持的。
另外,大萧条的影响并不大,中国也就30年的时候有些困顿,今年初又恢复了比较正常的发展速度,再加上裁军会议之类的事情,中枢在军事方面还有有点余钱的。
在各方面的推进计划也就浮出了水面,单就空军方面,空军部多次对英美等国的航空力量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预估。
在这些报告中,航空工业和后备力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原因也很简单,英美等国均未保持较大的空军规模,因而及时补充能力才是更为关键的部分。
航空工业是空军部最为担心的事情,最主要的自然就是航空发动机的问题。
作为人类工业的最高结晶之1,航空发动机是象征1国工业水准的重要参照物。
其特殊的环境使得航空发动机在重量、出力、油耗、可靠性等等方面都需要满足,要求十分苛刻。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这方面要做的功课其实很多,尽管在飞机方面中国起步较早,但从欧战中后期开始,受限于技术水平的限制,面对越来越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航空发动机,先天不足的毛病也就显现了出来,很快便被英美等国超越。
从2十年代开始,中国6续引进了法国的诺姆-罗纳、美国的普-惠等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同时积极吸收消化从德国套来的技术。
而政府也大力扶持本国航空公司进行研发运用,两条腿走路,虽然先天不足的问题还有,但速度也慢慢的提了上来,差不多能望到英美的后背,比德国差了个把身位。
在航空竞赛上,英美两国保持着正常的速度,从容不迫,法国人则被日常性的遗忘,但其技术也确实有着不少亮点。
德国因为1战而被打断的发展,在革命成功之后也重新开启,并在几年恢复期之后,开始突飞猛进,凭借着优秀的底子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现在已经超过了中国。
但在飞机设计方面,中国依然能够与各国并驾齐驱,各有亮点,因而发动机虽然是个问题,但还没到无法应对的地步。
除了航空工业之外,关于飞行员的储备数量与训练潜力也相当关键,毕竟,光有飞机没人来开也不行。
历史上,德国人计划在战争爆发之前培养出10万名合格飞行员,可最终只来得及培养了28万人。
虽然他们的素质不俗,但无法承受多年大战的损失,等到了战争末期,尽管德国飞机年产量高达3万多架,可已经缺乏足够合格的飞行员了,并且严重缺乏训练燃油。
穷鬼日本同样面临这样的局面,由于资源和体量太小只能走精兵路线,这1点无可厚非,但日本人又因为思想僵化,精兵路线也钻了牛角尖,将资源1而再,再而3的投入到难以提升的“质”,而不愿意将其稍稍扩展到“量”上,缺乏战时及时培养飞行员的能力。
当时的日本,对飞行员的选拔极其严苛,比如选拔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报名者超过1500人,录取者仅有70人,成功毕业者才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