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烧油,索性已经开火。
小糯宝馋得流口水,索性从供品里,又翻出来一些河虾、鲫鱼,让娘和二嫂一起下锅。
冯氏点点闺女鼻子,不过也还是照着做了,娘俩忙活了一晌午,等饭做好时,已是下午了。
桌子上,摆满了一盆盆炸货。
李七巧又熬了小米粥,配上爽口小菜,来给大家解腻。
冯氏累得一身油烟,真吃时,反倒没什么胃口了。
她看着桌子上道:“晌午做的东西多,都是炸食,晚上也就不用特地做了,谁饿了就下去抓点吃的了。”
众人都点点头,毕竟自家,还有不少事情要忙。
仙泉居大堂被春娘他们砸了后,姜家就一直想法子修缮。
所幸墙体啥的没有破坏,主要是桌椅板凳得重新置办,已经找城里木匠定下了。
吃过午饭,姜丰年便赶着马车,去城里交付银子,取回桌椅。
姜丰虎也带人去了仙泉居,继续布置收拾着大堂。
约摸傍晚时分,村长他们才带人去了王家,把那王大喜一家三口从枣树上放了下来。
天色渐晚,大伙都没留意,放下来时,那王小莲的腿间满是血迹,都在裙子上结成血痂了。
下午日头最是晒,这一家三口,被晒得是有进气,没出气。
直到彼此搀扶着进了屋里,柳氏刚要歪到炕上躺着,这才看到了闺女身上的血,吓得嗷一声叫了出来。
“小莲啊,你可别吓唬娘,你这是咋的了。”柳氏吓得不轻。
王小莲脸色惨白,咬着嘴唇一声没吭。
她拖着残躯,挪到炕上,张大了嘴巴喘气:“没事儿,娘,村长他们下手太狠,把我肚子里那累赘给弄掉了。”
听闻这话,柳氏心疼闺女,眼泪是不值钱似的往下掉。
王大喜却是松了口气:“好,没了好,省得你生下来,咱不知给他个什么由头,还怪让人笑话。”
王小莲心里也是这般想的。
没了正好,她也不想要这孩子。
前些日子,她还去找了城里的黑大夫,想喝药把这孩子弄掉。
现下好了,省了副药钱……就是这肚子,怎么疼得厉害呢。
虽说王小莲乐得这孩子没了,也不记恨勒她肚子的人,可想着刚才吃的生肉,她还是把这笔账给记下了。
“娘,咱村那些人,简直就是畜生,为了口吃的,把咱打成这样,他们真是脸都不要了。”王小莲捂着肚子道。
柳氏只顾心疼闺女,呜呜哭着,踹了儿子狗蛋一脚:“还不下地给你姐烧点热水,洗洗身子。”
那王狗蛋是王家小儿子,畏畏缩缩从炕上爬起来,跑到地上就要烧水。
可是家里早就没了水,无奈,他只能拖着小小身子,跑到井边去打。
王小莲见娘不应声,扶着腰肢,白着脸色又去看向她爹。
“爹,你说呢,咱自打回来,这些人啥时候给过咱好脸色,都是爹生娘养的,咱凭啥要受这气,他们也忒不是东西了,看把我这身子弄的,不报复他们咱都不配姓王。”
王大喜摸着缺牙,应着闺女:“可不是,那猪肉本就是萧老太给咱村的,人家给时又没说平分,那天吃席他们没叫咱们,咱们今天多拿点本就是应当。凭啥算咱是偷。”
王小莲咬了咬牙:“说的是,所以这事儿,咱跟村里没完。只要能给他们添堵,咱就不要他们好过!”
乡亲们哪知王家还生了仇意,日子过得照常,忙活得可起劲儿。
眼下虽还未到秋收,不过这夏季的尾巴,才格外事多。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着些蔬菜,眼看着那黄瓜、茄子挂在秧上,都快老得不行了。
大伙吃不了,也舍不得浪费,自是要拿来处理一些。
于是挑了个大晴天,村里的妇人像是商量好般,都扫了自家院子,铺上几块毡布,开始晒上了茄子、辣椒。
一条条茄子干,风干后躺在簸箕里,红艳艳的辣椒干,挂在墙头上,便能攒着做秋冬口粮了。
还有些黄瓜吃不了,拿来腌的。
黄瓜整条洗干净,用白灰白矾水焯过,再沥干水,用盐、大蒜捣成泥和黄瓜拌匀,再倒进腌水中,用熬好的酒、醋浸泡入罐子,是为蒜瓜。
若是密封得当,甚至能吃到下雪呢。。
冯氏爱吃这酸口黄瓜,想想冬日里早上,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切上一盘蒜瓜,再配上刚出锅的小米稀饭。
热腾腾地吸溜上两口,胜得过多少山珍海味了。
于是她也洗干净了几个坛子,叫来俩儿媳,坐在院子里,开始做这蒜瓜。
动手间,冯氏念叨起来:“清早刘婆子给了我两袋子茄子干,田梅也送了不少过来。咱家除了丰泽,没人爱吃茄子,到时候就让他都带到军营,留着他们炖菜吃吧。”
李七巧点头笑着:“还有蒜瓜咱也多做,反正多了就给辽东营的兄弟们吃,也省得他们不知早上吃什么。”
孙春雪笑眯眯地听着,刚想插几句话,可肚子里的孩子却又乱动起来。
惹得她不由哎呦两声,赶紧捧着肚子。
“孩子又闹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