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共御外敌(1 / 2)

袁文楷轻捋长须,缓缓言道:“诸位,容我插言几句。王大人此番亲临吴州,鼎力相助我们围剿倭寇,实乃我吴州之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据闻,城南一役,张校尉已与倭寇正面交锋,其结果令人感到惋惜——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倭寇之难缠超乎想象,最后还是被他们全身而退。他们狡黠多变,手段残忍,且武器装备精良,显然是有备而战,非同小可。至于其背后之图谋,我等虽未全然洞悉,但可断言的是,倭寇定欲在吴州某隐秘之处扎下据点,以此为跳板,蓄谋更大规模的侵扰。面对此等威胁,我们需紧密合作,不容丝毫懈怠,务必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以保我吴州百姓安宁。”

潘宝庆清了清嗓子,声音坚定而有力:“今日,我们齐聚一堂,目的明确——就是要找到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如何迅速发现倭寇的行踪,并实施围歼,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他们彻底消灭。我们要让倭人明白,任何胆敢侵犯我大燕领土者,都必将面临灭顶之灾,我大燕将士,誓死捍卫家园!”

樊常乞闻言,亦是热血沸腾,高声附和道:“潘大人所言极是!倭夷嚣张,然我辈岂是等闲之辈?定当齐心协力,共赴国难,将这群豺狼虎豹驱逐出境,还我河山一片清朗!”

张辰峰突然站起,走到地图边,指着吴州周围的水系说道:“各位大人,诸位同僚,你们请看。这张是吴州地图概要,周边很清楚地画着河流山川,城市布局。在座的各大人都知道,倭寇进犯大燕无非有三条线路,其一,自玉龙江逆流而上,直捣我大燕腹地,然此路必经建州、瓜州等重地,守卫森严,倭寇必不敢从此经过。其二,则借道李家港附近错综复杂的小水系,潜入吴州八达河水域,此路虽隐秘难测,便于隐匿行踪,但受限于水道狭窄,大船难以通行,实为倭寇狡黠之选;其三,则是通过金湖营、松浜营的入海口深入内陆,不过此区域有上述两营防御,倭寇也不敢轻易从那里进入吴州。”

他喝口水,继续说道:“在吴州出现的这支倭寇,明显是走第二条线路,从李家港营的防御进入到内陆,从小河进入到吴州的八达河水系中。由此推断他们的船是一艘不会超过一千石的小船,再推断,他们的船上应该没有配备筒子炮以上的重型炮。”

“好!”众人一片喝彩叫好,这样的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判断敌我双方的火力差别,进而制定有效的围剿手段。

张辰峰继续说道:“那么,王大人所带的火器足够压制对方的火力,而不需要额外再增派人手。”

“对,如今打仗兵贵在精,而不在多。铁血内卫这次所携带的武器装备足以将倭寇碾成齑粉!”潘宝庆颇为赏识张辰峰,由衷地赞道。

王孝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缓缓言道:“诚然,大燕的武器装备在硬件上确实对倭寇构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大燕疆土辽阔,而倭寇则狡猾异常,他们如同幽灵般藏匿于每一个可能的角落,使得我们难以精准锁定其位置。”

袁文楷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他轻轻说道:“王大人言之有理。但换个角度思考,既然倭寇选择以快船作为侵扰我大燕腹地的手段,那么他们的行动轨迹必然紧密围绕着水路展开。换言之,无论是来是往,他们都离不开这条生命线。因此,我们只需将水路作为搜寻的重点,沿河上下,细心排查,定能逐步缩小包围圈,直至最终揭露他们的藏身之所。”

蔡恭赞叹道:“袁大人真乃博学多才,于军事亦颇有见地,所言极是,令人佩服。”

潘宝庆接过话头,沉吟道:“王大人麾下的船只,均装备了威名赫赫的虎尊炮,对付这股倭寇,火力上自是绰绰有余。然而,关键的是如何快速找到隐匿起来的倭寇。”

樊常乞此时提议道:“我们不妨借助吴州新成立的自卫营之力。自卫营遍布各地,若能动员起民练的力量,让他们协助搜寻,定能事半功倍,效率远超我们自行派人。毕竟,当地人总比我们更熟悉他们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蔡恭点头附和道:“樊捕头言之有理,吴州自卫营在此关键时刻,正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官军携手,共御外敌。”

王孝武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信任:“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就请各位大人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这伙倭寇,将其一网打尽。”

“职责所在,定不辱命!”众人闻言,纷纷挺直了腰板,齐声回应,声音响彻整个议事厅,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与信心。

……

吴州城之西北,相距约十五里之遥,静卧着一座风姿绰约的山脉——梨山。此山因盛产野生梨树而得名,时至阳春三月,万木复苏之际,满山遍野皆被一层柔和的洁白所覆盖,那是梨花竞相绽放的盛景,宛如仙境,美不胜收。

于这梨山深处,隐匿着一处风水绝佳的山坳。此地三面青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护佑着内部的宁静与祥和;而前方,则轻展着一汪清澈见底的池塘,碧波荡漾,与四周的景致相映成趣,更添几分灵秀之气。

在这山水环绕的宝地中央,静静矗立着一座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