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云涌(1 / 2)

“苏家小子办学院?这不是胡闹嘛?”

朱元璋看着苏家的奏疏,失笑着摇头。

“就他那俩狗爬一样的字,还好意思教学生?那以后的奏疏还能看吗?”

笑过之后,老朱却不由得深思苏谨办学的深意。

这几年接触下来,老朱很清楚苏谨的为人。

这小子貌似惫懒无比,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看着就和个皮猴子一样。

但他每每做出的手笔,却又像一只老狐狸一样充满深意。

尤其是他每每给出的方案,却总能将难题迎刃而解。

那他办这个学堂的意义何在?

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每每看到苏谨的奏疏时,他总是不由自主的指节敲击桌面。

笃、笃。

陡然,老朱眼睛一亮,嘿嘿一笑:“这小子是想挖人墙角啊。”

“可就凭你,能办的了这么大的事?”

老朱想明白了。

苏谨此举旨在挖那些士族的墙角,给普通人多开一条晋升之道。

虽然老朱严开科举为朝廷纳士,但他心里也很清楚,最终录用的绝大部分官员,还是这些士族子弟。

别说是平民,就算是寒门都很难出头。

先别说什么书籍多贵,老师有多难请。

就一个脱产读书,百姓家的孩子怎么和他们竞争?

可苏家小子免费开办学院,并且免费出资聘请老师、供给两餐,就解决了多少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这小子一点都不招摇。

他没有上书,准备大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就说明他想低调的先把事做成。

只可惜,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这件小儿杀人抛尸案,固然令人气愤,但老朱却要思虑的更深一层。

若不杀鸡儆猴,那苏谨的书院还开的下去吗?

除了有钱人家,老百姓谁家还敢把孩子送去读书?

“哼,你倒是会给咱找事情做!”

老朱哼了一声,却并没太在意。

不过另一件令他在意的事,是苏家小子忽然要回京述职。

过年的大朝会时,本就是各地官员回京述职的时候。

可那时苏谨这狗东西却借口泉州事务繁忙,无法抽身,死也不肯回来。

老朱清楚,事务繁忙是假,狗小子想偷懒却是真。

但这不年不节的突然要回来,绝不可能仅仅为了这件杀人案。

“哼,咱倒要看看,你回来想干嘛!”

老朱御笔一勾,淡淡写了个准字。

命马忠良将奏疏发出,老朱又喊来了蒋瓛:

“有一件晋江小儿杀人抛尸案,你去一趟刑部,让杨靖亲自过问一下。”

“是。”

“还有”,老朱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告诉杨靖,此案性质恶劣,万不可弄出什么冤案来。”

“是。”

。。。

杨靖接到朱允炆的来信,觉得很奇怪。

一件泉州晋江县发生的案子,为什么二皇孙会特别关注?

难道仅仅是因为这在苏谨的治下?

此事在本地闹得很大,但京中却没有听闻。

可就在此时,蒋瓛忽然来了刑部,告诉他让他也关注一下此案。

瞧陛下的意思,可能是准备让他亲审此案。

杨靖更糊涂了。

他怎么觉得,这睡了一个午觉起来,和这个世界似乎脱节了一样。

心里有些不安,他命人先去福建调回此案的卷宗。

若是已经定案,那就将人犯、证人、物证、卷宗一并押解上京。

以往惯例,刑部很少要求押解人犯。

他们往往是根据证据、卷宗复审,除非人犯喊冤,或者发现新的疑点,才会发回重审。

可这一次,杨靖却严阵以待。

不为别的,陛下和皇孙都关注此事,其中必有猫腻。

虽然两人都说让他‘秉公断案",但这个公要怎么去‘秉"?

又要禀谁的公?

是个难题。

。。。

周正衍收到刑部的公函,顿时觉得无比头大。

这件案子前面办的还算顺利。

从晋江将人犯、证据、证人全部提到福州,他就按照上级暗示,将此案办成了铁案。

他一个正五品佥事,未必需要卖杜浩明这个知府的面子。

毕竟两人不在一个系统,也没有上下级关系。

但朝中那位大佬的面子,却不能不给,事,也不能不办。

原因无他,两人的座师是同一人。

这个神秘大佬是谁按下不谈,却说周正衍头疼的事情。

案子办完,本来只需要将卷宗交由刑部复审,核准之后,再发回地方执行就是了。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出现了。

人犯没出意外。

他早就派人去串了供,并将之前的供状销毁。

证据也没有问题。

所谓的凶器,他说是就是,他说不是就不是。

尸检的结果也早被他修改,由钝器致人死亡,改成了溺毙。

可验尸的仵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