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1 / 2)

到动静登时睁开眼:“王爷回来啦?膳房灶上煨着参汤,老奴给您送到书房?”

江怀允淡淡“嗯”了声。

管家当即转身去往膳房。

送汤这事,管家做了多次,很是驾轻就熟。他端着参汤来到书房,堪堪落后江怀允一步。

参汤放到书案上的时候,还微微冒着热气。

正是能入口、却不烫嘴的温度。

江怀允端起汤盅抿了口。大约是口味被养得刁了,稍稍一点腥气就让他不由自主地蹙起眉。

管家正侯在一旁等着收拾,见江怀允只略略尝了口便放下汤盅,当即心头一紧。

因着病情未愈,谢王爷已经近一个月没有上府来,王爷用的汤一直都是膳房所做。这一个月不见排斥,他还当王爷已经习惯了膳房的手艺,没料想今日竟又发生这等事。

管家想起小厮曾提起,王爷生辰那日似乎和谢王爷闹了些不愉快。他不知两人眼下是什么情形,犹豫片刻,终是没有提起谢祁,只是试探着问:“今个儿过节,膳房做了角黍*,还热着,老奴给您拿几个过来?”

江怀允张口欲拒,一抬眼,正看到管家忧心忡忡地盯着汤盅,神情复杂。

他的想法都写在脸上,江怀允停顿了下,咽下拒绝的话:“好。”

得了允准,管家不着痕迹地松口气,慌忙去膳房拿角黍。生怕再慢一步,王爷就改了主意。

管家一离开,书房中登时陷入沉寂。

案旁的灯烛无声跳跃,参汤的味道若有似无地萦绕在鼻端。

江怀允有一瞬的失神。

五月初五端阳节,与他的生辰相隔正好一月。

江怀允看着手中的奏折,注视良久,搁下笔,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准确无误地翻出来一封书信。

信笺上的封蜡未开,江怀允直接撕开封口,从中取出书信,展开。

似乎笃定他能够明白薄册的用意,信中分毫未提薄册之事,只是道:

情势复杂,需在梓州多留。

愿君慎疾加餐*,

勿念。

【?作者有话说】

叮咚,小谢在梓州向您发来思念,请查收。

*

1.角黍:即粽子。

2.愿君慎疾加餐:出自《后汉书·恒荣传》

*

我这次居然按时写完了,感天动地!怕有宝贝没看见,上一章末尾加了一小段,没看到的宝贝可以去刷新一下!

新章在周三或周四,看看小楼的信用值能不能继续添砖加瓦!

第77章 下狱

字迹不若上一封留书工整,笔画勾连,虽然依旧苍劲有力,但也不难看出其中潦草。

仿佛是百忙之中抽身写了这封信,很是仓促。

江怀允视线落在信上,下意识想,既然要在梓州多留,谢祁恐怕不能踩着一月之期准时抵京。

不用被穷追不舍地逼问答案,他原是该松口气的。

可他内心深处绷紧的那根弦却始终没有松懈。谢祁没有将“一月之期”诉诸笔端提醒,不代表他已经忘却这桩事。相反,凭借谢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回京后不知还要如何折腾。

他长至如今,前十八年疾病缠身,少与人接触,来到这里以后,更是整日为朝政所扰,无暇他顾。他能在朝政上游刃有余,可一旦涉及到感情深交之事,难免生疏。

若是旁人,拒绝打发便好。

偏偏是谢祁。

江怀允难得生出几分浮躁来。

混乱的思绪被低闷的敲门声打断。

江怀允回过神:“进。”

骆修文推门而入,正见江怀允在整理信件。

大约是深知摄政王夜间仍不忘批阅奏折的习惯,书房四角并着书案处都添置了灯烛。即便是夜间,也不妨碍视物。

骆修文眼神极佳,尽管尚在门口,也清晰地认出王爷手中的信件正是前两日谢王爷府上送来、王爷却没启封的。

他甚知分寸,并不深究,只略略扫了一眼便移开视线,端着托盘走进去:“王爷。”

算着时间,江怀允原以为是管家去而复返,没料想听到骆修文的声音。他折好信件的同时抬眼望去。

骆修文将托盘放到桌案上,笑着解释:“来的路上正好碰见林管家,天色暗,在下便一道拿过来了。”

江怀允淡淡“嗯”了声,将手边一摞奏折推过去。

各州并着朝廷的奏折日日雪花似地飘来,所奏之事五花八门,江怀允不可能面面俱到。是以骆修文伤势痊愈之后,他便将一部分奏折交给骆修文预先处理。

骆修文轻车熟路地抱起奏折,打算回寝居处理。

江怀允想到什么,忽然开口叫住他:“等等。”

骆修文应声转身。

江怀允问:“从梓州来盛京,大约要多久。”

“昼夜兼程地赶路,最快也要十日。”

江怀允余光扫了眼手边的信。他虽不知梓州的详细情形,可谢祁肯驻足多留,想来与太上皇脱不开关系。既然涉及到太上皇,依谢祁的性情,定然会慎之又慎,多方查探确认才会返程。

这并非一时之功。短时间